疫期期間大家都待在家防疫,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外出,不過如今微解封,前主播蕭彤雯就吐露帶著兒子去公園,看到一幕後就決定打道回府。
- Jul 14 Wed 2021 04:06
蕭彤雯帶兒去公園 見到這一幕「苗頭不對」5分鐘快閃
- Jul 13 Tue 2021 13:32
遠距教學眼睛超酸澀 眼科醫師教護眼小提醒
- Jul 13 Tue 2021 12:03
新/台股創歷史新高!衝18018點
記者戴玉翔/台北報導
台股今(13)日開盤漲117點,開在17931點,開盤1分鐘後漲185點,指數來到17999點。在10點過後,台股大漲逾200點,指數衝破18018點,再度改寫歷史新高!
- Jul 12 Mon 2021 04:01
3成4年輕人當月光族 青貧窮忙近2成無存款
年輕人打拼追夢,但口袋卻「空空如也」。人力銀行業者在青年節前發布調查報告,發現3成4年輕人每月財務狀況都是「赤字」,有近2成「無存款」,17.4%月薪比進職場第1份工作還少,平均每天工作9.4小時,更有超過4成上班10小時以上,「青貧」、「窮忙」成為年輕人寫照。
yes123求職網今(23)日公布「青年勞工甘苦談」調查,在39歲以下的受訪者中,僅29.1%「收入大於支出」、36.1%「收支平衡」,剩下的34.8%每月面臨「財務赤字」,比例高於2020年的33.8%與2019年的32.2%。個人名下總存款平均僅13.3萬元,創下連3年調查的新低紀錄,其中19.1%坦言「無存款」,也就是說,一旦生活出現重大變故,帳戶無法支援應變。
- Jul 11 Sun 2021 02:04
曝12區確診數!柯:在家盡量戴口罩
記者林恩如/台北報導
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(9)日公布,國內本土確診病例新增32例,以台北市19例全台最多。台北市長柯文哲今日下午3時30分舉行疫情記者會,說明從7月4日至今最新確診分布,其中確診數最高的為萬華區14例確診。柯文哲表示,家戶感染是台北市感染最大宗,怎麼處理還在想辦法,他也認為說,回到家裡從頭到尾戴口罩不切實際,但還是希望大家盡量做到。
- Jul 11 Sun 2021 00:52
試戴百萬名表滑落 小小裂痕天價賠償
記者林辰彥/綜合報導
北京一名婦女在一家名表店試戴一只標價21萬人民幣(約新台幣906萬元)的腕表時,卻不慎將名表滑落,店家向婦女索賠3.1萬人民幣的維修費,婦女不服而上了法院。北京朝陽法院8日開庭後做了宣判。
- Jul 09 Fri 2021 22:19
醫療量能吃緊 指揮中心公布解隔離新制
- Jul 09 Fri 2021 16:55
快新聞/疫苗生產、倉儲物流人員列第二類疫苗對象? 陳時中曝原因
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黃子哲今日質疑,中央將疫苗生產、倉儲、物流人員納入公費疫苗接種對象,等於把生產國產疫苗的手臂留給國外疫苗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日回應,專家會議一致同意疫苗相關人員類似第一線衛生人員;指揮官陳時中則說,若疫苗人員真的有人染疫是非常嚴重的,「大概會睡不著覺」。
- Jul 08 Thu 2021 10:24
保羅拚太陽隊史首冠 字母哥左右戰局
- Jul 07 Wed 2021 11:52
一分鐘報天氣 /週三(07/07日) 夏季型天氣 氣溫熱午後雷陣雨
今日(06日)隨著熱低的遠離,臺灣逐漸轉為副高邊緣帶上的南風環境,午後偏弱風區的西北部近山側都還是有些熱對流在消長,帶來些較大的短暫陣雨,不過晚間後就會慢慢隨著熱力作用減弱而逐漸消散了。預期明日(07日)起副高勢力更會逐漸的西伸回到台灣的上空附近,轉為東南風為主的環境,雖然午後受熱力作用影響,山區都還是容易有些熱對流發展,像是弱風的西北部相對有較好的環境供對流慢慢發展,部份對流可能也會隨著中層大氣往平地擴展影響,還是要注意一下午後雷陣雨的發展,不過可能影響範圍都比較局部零散。而週四至週末甚至到下週初期,天氣型態都會滿類似的,由於大致上太平洋高壓的勢力都在台灣附近徘徊,但會有時強時弱的變化,因此午後熱對流的發展也會時多時少,都還是要注意短時較大雨勢的發生機會,不過大部分的對流都還是比較局部且零散的在發展,畢竟中高層大多是副高的沉降氣流,多少會抑制熱對流的發展。近期天氣來說,首要留意持續高溫的現象,必要外出或是勞動時都要做好防曬並適時補充水分預防熱傷害,若需要前往山區的朋友,在午後的時段也要多加觀察周遭的天空是否有烏雲慢慢出現,那可能等等就會有些陣雨或是打雷的機會,記得要提高警覺。
而過去南海上一直有熱帶擾動97W在發展中,不過都受到太平洋高壓的牽制,都是持續在往西朝越南行進,目前來看未來24小時仍有機會增強為熱帶性低氣壓,不過由於距臺遙遠,對我們的天氣都是沒有影響的。